内容概况:AI工业质检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自动化检测与识别的技术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实现高效精准的质量控制。传统工业质检长期依赖人工目检,存在效率低下、标准不一、漏检率高等痛点,尤其在3C电子、汽车制造等精密制造领域,传统方法难以满足日益提升的质量管控需求。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AI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AI工业质检这一新兴领域,通过自动化图像识别、缺陷分类等技术大幅提升质检效率和准确性。近年来,我国AI工业质检已从试点应用快速走向规模化推广,在消费电子、新能源电池、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实现广泛应用,行业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中国AI工业质检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5.09%。未来随着多模态检测技术持续突破、垂直行业应用场景不断深化,AI工业质检系统将向更智能、更精准的方向发展,推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张,预计2025年中国AI工业质检市场规模将达到649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百度集团-SW(09888)、创新奇智(02121)、格科微(688728)、思特威(688213)、晶方科技(603005)、茂莱光学(688502)、联创电子(002036)、欧菲光(002456)、安克创新(300866)、绿联科技(301606)、比亚迪(002594)等。
相关企业: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常州微亿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阿丘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AI工业质检平台发展历程、AI工业质检行业产业链、图像传感器行业产量、图像传感器行业需求量、图像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AI工业质检下游市场结构、AI工业质检行业市场规模、AI工业质检行业发展趋势
一、AI工业质检行业概述
AI工业质检是指基于AI视觉算法,以及相关硬件解决方案,对工业产品的外观表面细粒度质最进行检测,实现对产品缺陷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AI工业质检具有高效性、准确性、一致性、可迭代性、数据分析等技术优势。在高效性方面,AI工业质检系统能够快速地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产品,提高了检测效率。在准确性方面,通过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A工业质检系统能够准确识别产品中的缺陷和问题,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在一致性方面,AI工业质检系统能够保持检测标准的一致性,减少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检测误差。在可迭代性方面,AI工业质检系统可以根据数据的变化和调整不断进行迭代和优化,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智能性。在数据分析方面,AI工业质检系统能够分析大量的质检数据和产品信息,从中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趋势,以帮助企业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
二、AI工业质检行业发展历程
近年来下游市场对制造行业提出更高要求刺激AI工业质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伴随AI工业质检由经典机器学习算法阶段进入深度学习检测算法阶段。经典机器学习检测算法是通过人工分析图片的特征,通过缺陷图像算法提取特征,并将特征进行参数化输入到机器学习分类器中进行检测,待分类器训练好之后,通过特征的数值来区分物体,即得出检测结果。人工分析在经典机器学习检测算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度学习检测算法减少了对特征观察的人为主观依赖,采集图片,标注图片,进行网络训练,查看训练结果,调节参数和网络结构,再次训练,得到最好的结果。深度学习在标注和训练时,网络会自动提取和筛选特征,规划分割阈值,只在调整参数和网络结构时需要专业工程师,特别是与小样本学习算法相结合,深度学习视觉算法可以通过调整数据超参数等持续优化关键指标(如漏检率、误检率等),来解决准确性问题。
三、AI工业质检行业产业链
AI工业质检产业链上游涉及机器视觉相关软件与硬件,主要包括机器视觉的算法库、光学器件以及图像传感器等,均为实现AI工业质检应用的关键。产业链下游为AI工业质检的应用领域,包括3C电子、汽车、锂电、半导体等领域。
图像传感器作为AI工业质检的重要硬件设备,主要用于高精度图像采集与实时缺陷检测。中国图像传感器行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这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电子、智能手机、安防监控以及工业视觉等应用领域的强劲需求带动。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市场对图像传感器的需求不断扩大。虽然图像传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国内制造商通过持续地技术自主创新,在传感器分辨率、性能优化和低功耗设计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显著突破。数据显示,中国图像传感器产量从2017年的10.73亿颗增长至2024年的52.06亿颗,年复合增长率为25.31%;需求量从2017年的38.79亿颗增长至2024年的70.2亿颗,年复合增长率为8.84%。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96.3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48.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09%。预计2025年中国图像传感器产量将增长至58.28亿颗;需求量将增长至75亿颗;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000.03亿元。未来,随着图像传感器分辨率的持续提升和技术迭代,AI工业质检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下游应用结构来看,3C电子行业占据AI工业质检需求的主导地位,其市场份额超过50%,这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持续创新。随着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功能不断智能化升级,对质量检测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特别是消费电子产品的结构件、注塑件及电子元器件等零部件由于检测难度较大,进一步催生了市场对AI工业质检解决方案的旺盛需求。与此同时,汽车制造作为我国AI工业质检的第二大应用领域,凭借其稳定的生产规模和严格的品质管控要求,以18.6%的市场占比保持着稳定的质检需求。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AI工业质检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四、AI工业质检行业发展现状
AI工业质检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自动化检测与识别的技术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实现高效精准的质量控制。传统工业质检长期依赖人工目检,存在效率低下、标准不一、漏检率高等痛点,尤其在3C电子、汽车制造等精密制造领域,传统方法难以满足日益提升的质量管控需求。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AI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AI工业质检这一新兴领域,通过自动化图像识别、缺陷分类等技术大幅提升质检效率和准确性。近年来,我国AI工业质检已从试点应用快速走向规模化推广,在消费电子、新能源电池、半导体等高端制造领域实现广泛应用,行业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中国AI工业质检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5.09%。未来随着多模态检测技术持续突破、垂直行业应用场景不断深化,AI工业质检系统将向更智能、更精准的方向发展,推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张,预计2025年中国AI工业质检市场规模将达到649亿元。
五、AI工业质检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当前,中国AI工业质检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低,前五企业占据44.7%的市场份额。其中百度智能云、创新奇智、腾讯云市场份额分别为10.6%、10.4%、10.2%,微亿智造和阿丘科技市场份额不足10%。未来,随着算法优化、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不断发展,AI工业质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AI工业质检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此外,随着产业链合作和协同创新的加强,AI工业质检技术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引领行业的快速发展。
1、百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百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搜索服务公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提供完整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之一,包括由人工智能芯片、深度学习框架、核心人工智能能力(如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和增强现实)组成的基础设施,以及便于广泛应用和使用的开放式人工智能平台。从经营情况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百度集团-SW营业收入为324.52亿元,同比增长2.98%。百度智能云属于百度集团旗下云端产品,为金融、制造、能源、城市、医疗、媒体等众多领域的领军企业提供服务。同时,百度智能云能够运用AI技术为工业质检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百度智能云工业智能质检方案构建于百度工业视觉智能平台的基础之上,该方案基于英特尔®架构,搭建了统一的工业AI底座,在云边端架构下实现数据/AI能力闭环流通和控制。方案以百度智能云零代码训练平台为依托,支撑主流AI推理模型,可支持光学系统、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智能相机等第三方硬件,从而面向3C质检、化纤质检、纺织质检、汽车质检等多种行业场景,提供不同的机械、光学、摄像采集设备采集工业数据,并支持进行定制化设计。
2、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2月,以“人工智能赋能商业价值”为使命,是企业级AI解决方案供应商和“AI+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致力于用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AI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AI平台、算法、软件及AI赋能设备,提高客户运营效率和商业价值,实现数字化转型。创新奇智专注于“AI+制造”,聚焦打造“工业软件、数智软件、工业物流、智能装备、工业可持续”五大业务主题,赋能钢铁冶金、面板半导体、3C高科技、汽车装备、能源电力、工程建筑、食品饮料&新材料、智造实训等细分领域的行业客户。公司自研面向行业应用的“MMOC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和“AInnoGC工业大模型技术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创新奇智销售集成产品及解决方案营业收入为11.49亿元;数据解决方案服务营业收入为0.72亿元。
六、AI工业质检行业发展趋势
1、智能化和自动化
中国AI工业质检将加速向全自动化方向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检测系统将逐步替代传统人工质检,实现7×24小时不间断高效检测。随着边缘计算和5G技术的成熟,质检系统将具备更强的实时处理能力,支持高速生产线上的毫秒级缺陷识别与分拣。智能质检设备将深度融入智能制造产线,与工业机器人、AGV等自动化设备无缝协同,形成“检测-判断-处理”的闭环质量控制体系。同时,自适应学习算法将推动质检系统具备自我优化能力,通过持续积累生产数据不断迭代模型,提升检测精度与泛化能力,最终实现从“机器视觉”向“机器认知”的跨越。
2、应用场景持续深化拓展
未来,AI工业质检将从3C电子、汽车制造等成熟领域向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精尖制造领域加速渗透。在新能源领域,将应用于锂电池极片、光伏硅片等关键材料的缺陷识别。传统制造业如纺织、食品等也将迎来AI质检的深度改造,针对特定行业痛点开发专用算法和硬件解决方案。随着柔性电子、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应用,AI质检技术将不断适应新型生产工艺需求,催生更多定制化应用场景,推动工业质检从通用型向专业化、场景化方向发展。
3、多模态技术融合创新推动检测边界扩展
AI工业质检技术将突破传统可见光检测的局限,通过融合高光谱成像、3D视觉、红外热成像等多模态传感技术,实现对复杂工业场景的全方位质量监控。深度学习算法持续优化将提升对微小缺陷、透明材质、反光表面等特殊对象的检测能力。生成式AI技术的引入将改变传统质检模型训练模式,通过合成数据增强和小样本学习大幅降低模型开发成本。同时,基于物理的仿真技术将加速质检算法迭代,在虚拟环境中完成大量测试验证,缩短技术落地周期,推动AI质检向更复杂、更高精度的工业场景渗透。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xdzkrt.com)发布的《中国AI工业质检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AI工业质检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AI工业质检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共十一章,包含中国AI工业质检行业发展环境洞察及SWOT,中国AI工业质检行业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AI工业质检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