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智研产业百科

一、定义及分类
二、行业政策
三、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2、资金壁垒
3、认证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六、行业现状
七、发展因素
1、机遇
2、挑战
八、竞争格局
九、发展趋势
1、高端化、专业化发展
2、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3、全球化转型

电子玻璃

摘要: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玻璃生产国和消费市场。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对电子玻璃的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中国电子玻璃行业市场规模为546.05亿元,同比增长8.63%。在技术领域,国内企业在超薄电子玻璃、高铝盖板玻璃等高端产品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逐步实现了国产替代。例如,南玻集团成功量产0.12mm超薄电子玻璃,东旭光电在液晶基板玻璃领域实现国产替代。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


、定义及分类


电子玻璃(Electronic glass),一般是指0.1~2mm厚度的超薄浮法玻璃,系指可应用于电子、微电子、光电子领域的一类高技术产品,主要用于制作集成电路以及具有光电、热电、声光、磁光等功能元器件的玻璃材料。按生产工艺分类,电子玻璃可以分为浮法玻璃、溢流法玻璃和流孔下拉法玻璃。

电子玻璃分类


二、行业政策


近年来,中国电子玻璃行业在政策引导下加速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聚焦皮革、造纸、塑料、电池、陶瓷、日用玻璃等重点行业,推广应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工艺和设备,融合应用数字技术加强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智能监测和控制,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


中国电子玻璃行业相关政策


三、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玻璃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初至1948年为萌芽期,这一时期,中国开始研究和探索电子玻璃的制备和应用,主要用于电真空器件和示波管等。技术和应用都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


1949年至2000年为启动期,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尝试制造电子级玻璃纤维。1990年,珠海经济特区的玻璃纤维企业有限公司从日本引入了技术软件和专业化的生产设备,标志着中国电子玻璃行业从试验起步阶段转向了国外引进和扩大生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玻璃盖板主要是基于传统浮法工艺生产的钠钙硅酸盐玻璃,虽然在防刮花性能上有一定表现,但在抗跌落性能方面存在不足。


2001年至今为高速发展期,2011年,中国电子玻璃行业的技术发展现状和特点开始受到关注,行业内的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到了2016年,中国首片0.2毫米TFT-LCD玻璃基板下线,显示出中国在电子玻璃领域的巨大进步。2018年,彩虹集团采用溢流法技术实现锂铝硅复合强化盖板玻璃量产。2019年,四川旭虹光电采用浮法工艺推出可二次强化的锂铝硅玻璃并实现批量生产,均成功应用于高端盖板领域。

中国电子玻璃行业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电子玻璃行业属于高科技产业,需要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国外企业较早进入该领域,通过大量投资和持续研发,建立了绝对的领先优势。且电子玻璃的制作工艺复杂,以溢流法和浮法为主。掌握成型方法只是基础,关键在于相关设备和工艺。新进厂商需长时间自主开发研究和试验,才能完全掌握工艺。


2、资金壁垒


电子玻璃的制造工艺复杂,需专门设备,建设产线投入大,周期长。例如,建设一条电子玻璃产线需投入庞大资金,还需1.5-2年的建设周期。此外,产品迭代快,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资金以保持竞争力。大规模资金投入使小企业望而却步,也给传统玻璃制造大厂切入电子玻璃赛道增添难度。


3、认证壁垒


下游客户对电子玻璃的认证堪称“魔鬼考验”。面板厂商要求供应商通过ISO 16949汽车级质量管理体系,并需经历18-24个月的测试周期,涵盖落球冲击(1.5米高度不破裂)、高温高湿(85℃/85%RH条件下72小时无变色)等极限场景。更关键的是生态链锁定:苹果、三星等终端品牌与康宁签订排他协议,新供应商需同时获得面板厂(如京东方)和终端品牌双重认证。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电子玻璃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其中原材料包括石英砂、纯碱、氧化铝、氧化锆等,生产设备包括熔窑、溢流下拉法设备、浮法生产线、厚度仪、应力仪等。产业链中游为电子玻璃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光伏等行业。电子玻璃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电子玻璃行业产业链产业链
石英砂
江苏太平洋石英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碱
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氧化铝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宏桥集团有限公司
信发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
溢流下拉法设备
美国康宁公司
旭硝子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德国肖特集团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上游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游
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光伏
下游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玻璃行业的标杆企业,业务覆盖浮法玻璃、光伏玻璃、工程玻璃及电子玻璃四大板块。在电子玻璃领域,南玻集团通过自主研发突破技术封锁,成为国内唯一实现“高铝玻璃基板-盖板玻璃-触控模组”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其清远南玻基地拥有国内首条自主研发的高铝二代玻璃生产线,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进入华为、小米等终端品牌供应链。2024年,南玻A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件产业营业收入为14.08亿元,同比下降10.47%;其毛利率为15.14%,同比减少1.33个百分点。

2018-2024年南玻A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件产业经营情况


(2)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


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全球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商,2023年浮法玻璃产能达2.3亿重量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在电子玻璃领域,信义玻璃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聚焦高端建筑玻璃与特种电子玻璃交叉市场,其天津基地生产的Low-E低辐射玻璃,透光率达92%,U值低至1.0W/(m²·K),成为绿色建筑领域标杆产品。2024年,信义玻璃总营收为223.24亿元,同比下降16.70%;毛利为67.30亿元,同比下降21.85%。

2018-2024年信义玻璃经营情况


六、行业现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玻璃生产国和消费市场。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对电子玻璃的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中国电子玻璃行业市场规模为546.05亿元,同比增长8.63%。在技术领域,国内企业在超薄电子玻璃、高铝盖板玻璃等高端产品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逐步实现了国产替代。例如,南玻集团成功量产0.12mm超薄电子玻璃,东旭光电在液晶基板玻璃领域实现国产替代。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

2018-2024年中国电子玻璃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七、发展因素


1、机遇


(1)国产替代加速


近年来,中国电子玻璃行业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国产替代进程加速。随着国内企业在高端电子玻璃技术上的突破,如南玻集团成功量产0.12mm超薄电子玻璃,以及东旭光电在液晶基板玻璃领域的国产替代,国内企业正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对进口产品的依赖,还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新兴应用领域拓展


随着5G、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玻璃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例如,新能源汽车对耐高温、抗冲击的车载显示玻璃需求激增;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AR/VR眼镜等新兴领域也为电子玻璃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此外,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升级,如折叠屏手机、触控屏笔记本等产品的普及,对高性能电子玻璃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些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为电子玻璃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市场空间。


(3)技术融合突破


电子玻璃行业正经历“材料+工艺+装备”的全链条技术革命。在材料端,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开发的锂铝硅玻璃,离子交换深度达120微米,性能媲美康宁大猩猩Victus。在工艺端,东旭光电自主研发的电致变色玻璃,通过电流调控实现0.1秒极速变色,能耗降低60%。在装备端,国产铂金通道设备实现进口替代,凯盛科技自主研发的11代线玻璃基板成型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这种多维度技术融合,推动中国电子玻璃从“跟跑”向“并跑”转变。


2、挑战


(1)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尽管国内企业在技术上取得突破,但高端电子玻璃产品仍依赖进口。国外企业在高世代玻璃基板等高端产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企业虽在近两年自主研发并量产了G8.5的显示玻璃基板,但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仍较低。这不仅影响国内电子玻璃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制约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2)原材料供应波动


电子玻璃的生产对原材料的供应稳定性要求高。然而,原材料供应波动较大,影响企业的生产计划和成本控制。例如,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受市场供需关系、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价格波动频繁。这给企业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3)环保要求升级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子玻璃行业面临更大的环保压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需严格处理,以满足环保标准。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环保设备的购置和运行,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环保政策的严格实施也限制了部分企业的产能扩张。


八、竞争格局


中国电子玻璃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企业竞争格局。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上的不断进步,部分国内企业逐渐在电子玻璃领域崭露头角。主要的国内企业包括南玻集团、信义玻璃、中国建材、东旭光电、彩虹股份、凯盛科技等。这些企业在超薄电子玻璃、高铝盖板玻璃等高端产品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逐步实现了国产替代。例如,南玻集团成功量产0.12mm超薄电子玻璃,东旭光电在液晶基板玻璃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彩虹股份在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电子玻璃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九、发展趋势


1、高端化、专业化发展


行业正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全产业链生态竞争。龙头企业加速布局“基板玻璃-盖板玻璃-功能玻璃”一体化解决方案,彩虹股份通过控股成都中光电,打通从基板到显示模组的垂直产业链。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企业正构建“材料+算法+场景”的创新生态:旗滨集团开发的温控玻璃与AI算法结合,实现建筑能耗智能调节,开辟智慧建筑新赛道。这种生态化布局,将重塑行业竞争规则。


2、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在环保政策的推动下,电子玻璃行业将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业需要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绿色生产工艺的推广,如全氧燃烧技术和废玻璃循环利用,将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3、全球化转型


中国电子玻璃企业正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升级。南玻集团在马来西亚建设的高铝玻璃基地,成为东南亚首个智能玻璃工厂,产品进入三星供应链。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技术跃迁,东旭光电收购日本旭硝子子公司,获得溢流下拉法核心专利。这种“资本+技术”的全球化路径,使中国企业在国际标准制定中逐步掌握话语权,如主导制定IEC《触控玻璃技术标准》,标志着从规则跟随者向制定者转变。

中国电子玻璃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