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橡胶软管行业产业链图谱、产量、进出口及未来前景展望:各行业橡胶软管应用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橡胶软管主要生产国[图]

内容概要:橡胶软管是用以输送气体、液体、浆状或粒状物料的一类管状橡胶制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各行各业对橡胶软管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建筑等领域,橡胶软管应用需求量持续增长、产品质量要求日益提升,在此驱动下,我国已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橡胶软管主要生产国,行业年生产供应能力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橡胶软管年产量已从2014年的14亿标米增长至18.6亿标米左右。


相关上市企业:科隆新材(920098);三祥科技(831195);川环科技(300547);鹏翎股份(300375);中裕科技(871694)等


相关企业:南京利德东方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横滨橡胶(中国)有限公司;青岛橡六集团有限公司;江西英龙橡胶软管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河北省衡水飞跃橡胶液压软管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给力软管有限公司;衡水亚欧软管有限公司;山西杜庄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磐安县科力软管有限公司;江苏三木页岩气高压软管有限公司;河北华宇特种橡胶有限公司;天津天富软管工业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产业链;橡胶软管产量;橡胶软管进出口量;工业软管行业规模;水力压裂水处理系统用输水软管行业规模;竞争格局;重点企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橡胶软管是用以输送气体、液体、浆状或粒状物料的一类管状橡胶制品,其结构通常分为内胶层、增强层和外胶层(或外覆层)。其中,内胶层直接承受输送介质的磨损、侵蚀;外胶层保护胶管内体不受外界环境的损伤和侵蚀;增强层是胶管的承压层,赋予管体强度和刚度。


橡胶软管按增强层不同,可分为编织胶管、缠绕胶管、全胶胶管、针织胶管、短纤维胶管、夹布胶管、抽吸胶管等;按输送介质不同,可分为水管、气管、油管和特种介质胶管等;按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汽车胶管、工业胶管(工程机械、石油、矿山等行业用胶管)等。

橡胶软管分类


橡胶软管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环节,主要包括天然橡胶、人工合成橡胶、橡胶助剂、金属丝、金属纤维、端部连接头等。产业链中游为橡胶软管生产制造环节,代表生产商有科隆新材、三祥科技、川环科技、鹏翎股份、中裕科技等。产业链下游为橡胶软管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海洋工程装备、陆地油气开发、工程机械、汽车工业、化学原料、食品等。

橡胶软管行业产业链图谱


二、生产端


橡胶软管是一种非常实用且多功能的管道材料,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提供稳定的液体和气体输送解决方案。因此,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各行各业对橡胶软管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建筑等领域,橡胶软管应用需求量持续增长、产品质量要求日益提升,在此驱动下,我国已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橡胶软管主要生产国,行业年生产供应能力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橡胶软管年产量已从2014年的14亿标米增长至18.6亿标米左右。

2014-2024年中国橡胶软管产量变化


三、进出口


从进出口市场看,目前我国橡胶软管产品整体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标准,叠加国内企业正在加速开拓海外市场,因此近几年来,全国橡胶软管行业出口量仍旧远超进口量,且行业出口规模呈现日益增长态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我国橡胶软管产品进出口量分别为2.63万吨、36.18万吨,同比变化率分别为-6.7%、15.87%;2025年1-5月,国内橡胶软管产品进出口量分别为1.14万吨、15.32万吨,同比变化率分别为7.05%、12.02%。

2014-2025年5月中国橡胶软管行业进出口情况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橡胶软管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四、消费端


橡胶软管产品具备易收卷、贮藏运输体积小等优势,随着行业成型工艺的成熟和新型材料的使用,产品性能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已是应用最广泛的橡胶制品之一。从工业领域看,近年来,在国内工业加速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趋势日益推进的发展背景下,工业软管市场应用需求不断增长,促使橡胶软管市场空间持续扩容。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工业软管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128亿美元增长至170亿美元,为橡胶软管行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2019-2024年全球工业软管行业规模变化


此外,从石油天然气领域看,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石油天然气消费日益增长,全球各国都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力度,特别是在页岩油气及海洋油气资源方面,相关投资建设更是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全球页岩油气压裂供水软管等产品应用需求快速上升,行业发展前景乐观。据统计,2024年全球水力压裂水处理系统用输水软管市场规模已从2022年的0.69亿美元增长至1.29亿美元,且根据市场预测,至2028年有望达到4.53亿美元,将持续为橡胶软管行业发展提供动力及支持。

2022-2028年全球水力压裂水处理系统用输水软管行业规模变化


五、企业格局


从市场竞争情况看,我国橡胶软管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产品数量、品种、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但在材料配方等方面国内企业与行业领先的跨国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整体上看,我国软管生产企业大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生产分散、自动化水平低、品牌认知度低,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竞争激烈的中低端产品市场,在技术研发实力、品牌知名度以及国内外优质客户群体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软管行业的应用依然还有很多空白领域。例如,意大利玛努利(Manuli)、美国派克(Parker)、美国盖茨(Gates)等国际品牌,凭借其在橡胶制品行业的雄厚实力和多年积累的制造经验,已经在全球市场上形成了垄断优势。

中国橡胶软管行业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陕西科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咸阳科隆橡胶制品研究所,成立于1996年,于2024年12月5日在北交所成功上市,股票简称“科隆新材”。科隆新材以液压密封件和液压软管等橡塑新材料产品业务起家,目前主营业务为液压组合密封件和液压软管等橡塑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煤矿辅助运输设备的整车设计、生产、销售和维修。数据显示,2024年、2025年第一季度,科隆新材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83亿元、0.84亿元,同比变化率分别为9.46%、7.43%。

2022-2025年3月科隆新材营收情况


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于2016年9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川环科技”。川环科技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车用胶管系列产品,核心业务是为各大汽车整车制造厂商提供配套汽车橡胶软管产品,产品范围涵盖燃油系统胶管、冷却系统胶管、制动系统胶管、动力转向胶管、车身附件系统胶管、进排气系统胶管。数据显示,2024年、2025年第一季度,川环科技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3.63亿元、3.16亿元,同比变化率分别为22.88%、5.6%。

2022-2025年3月川环科技营收情况


六、未来趋势


1、行业集中度提升


当前,我国橡胶软管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低。大部分企业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领域,通过低价策略竞争,产品品质良莠不齐。然而,随着海洋工程、石油天然气、工业机械等下游行业对胶管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产品单一、技术储备较少的小企业将逐渐被淘汰。同时,国家政策导向倾向于“扶优扶强”,例如《橡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产业集中度。因此,未来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有利于形成规范、稳定、清晰的产业秩序,推动行业竞争结构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2、国产化趋势加强


过去,我国橡胶软管行业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显现出“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但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不断投入,部分企业已经具备了生产高端橡胶软管的能力。在海洋工程、石油天然气等特种功能软管领域,国内企业正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进口产品。未来,国内少数具备核心技术和研发优势的橡胶软管企业,将依托产品技术优势和本土化优势,逐步挤占国际巨头的市场份额,提升我国橡胶软管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地位。


3、绿色低碳与智能化发展


国家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引导橡胶软管行业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型升级。行业内企业积极应对,通过引进新技术、数字化转型、末端治理、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实现达标排放,降低能耗。同时,随着工业4.0和自动化技术的推广,橡胶软管的生产也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检测系统的应用使得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此外,橡胶软管在食品罐装、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其对环保性、安全性的高标准也引发了对软管生产企业升级的需求,涉及材料、结构、技术等多个方面的提升。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xdzkrt.com)发布的《中国橡胶软管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8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橡胶软管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橡胶软管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橡胶软管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共十四章,包含橡胶软管行业风险及对策,橡胶软管行业发展及竞争策略分析,2025-2031年橡胶软管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