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在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驱动下持续发展,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加速应用,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推动设备向“无人化作业”演进,新能源动力收割机成为趋势。从补贴数据来看, 2022年补贴认证销量为7.10万台,2023年达到峰值8.49万台,而2024年则大幅回落至5.90万台,同比降幅高达30.5%,显示出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从企业市场占有率看,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呈现典型的“金字塔”型竞争格局。潍柴雷沃以16.23%的市占率稳居行业首位,河北英虎(10.22%)、辽宁辽拓(8.53%)、河北昊瑞(7.1%)和山东金大丰(5.92%)紧随其后,头部企业借并购重组与技术整合扩大优势,行业集中度提升。
相关企业: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辽宁辽拓大益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昊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中联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天人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九方泰禾国际重工(青岛)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悍沃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关键词:玉米收割机、玉米收割机产业链、玉米收获机相关政策、玉米收割机发展现状、玉米收获机补贴销量、玉米收割机行业竞争格局、玉米收割机发展趋势
一、玉米收割机行业相关概述
玉米收割机是玉米成熟期用于机械化收获的专用农业机械,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机械装置完成玉米植株的切割、果穗摘取、秸秆处理等作业。按动力形式可分为自走式、背负式和牵引式;按功能集成度可分为联合收获机和分段收获机;按作业规模适配性可分为大型机型和小型机型。不同机型适应不同需求,是现代化玉米生产的关键装备。目前,现代玉米收割机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部分机型已配备GPS导航、产量监测等智能系统,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二、中国玉米收割机相关政策
玉米收割机作为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关键装备,其发展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为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包括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补贴等,旨在降低农民购机成本,刺激高效智能玉米收割机的普及应用。例如:《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好2025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等。这些政策组合拳不仅推动了玉米收割机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更引导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支撑。
三、中国玉米收割机产业链
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产业链呈现高度协同与专业化分工特征。上游环节中,钢材、橡胶等原材料供应商与发动机、传动系统、智能控制模块等核心零部件制造商形成紧密配套,原材料成本波动与零部件技术迭代直接影响中游制造环节的工艺适配性与成本控制;中游整机制造企业通过集成创新与规模化生产,将零部件转化为具备摘穗、剥皮、秸秆处理等功能的智能农机,头部企业凭借自动化产线与质量管控体系构建技术壁垒,同时通过模块化设计满足不同种植场景需求;下游销售渠道覆盖经销商网络、电商平台及农业合作社直供模式,售后服务体系以配件供应、维修保养及远程诊断为核心,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与规模化种植趋势共同驱动市场需求增长。
玉米在我国粮食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当前种植面积最广、总产量最高的作物品类,其种业市值亦稳居粮食作物之首。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其中玉米作为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占比超四成,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支柱。近年来,国家通过政策扶持与技术推广双轮驱动,持续推动玉米种植面积稳步扩张与单产水平显著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玉米播种面积达4474.10万公顷,同比新增52万公顷,增幅1.18%;单产提升至439.4公斤/亩,较上年增加4.0公斤,总产量达29492万吨,同比净增607.5万吨,增幅2.1%,实现种植面积与单产“双增长”的良性循环,为饲料加工、深加工等下游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原料支撑,进一步夯实了玉米产业链的稳定发展基础。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四、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国家明确2030年玉米机收率达90%的战略目标下,我国玉米农机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结构性调整。尽管行业品牌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市场准入门槛尚未显著提升,但2020-2024年间生产企业数量呈现"先扬后抑"的波动特征,折射出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态势:一方面,农机国四排放标准升级对市场的边际影响逐渐消退,技术迭代压力有所缓解;另一方面,玉米收获机领域较低的市场集中度客观上降低了行业壁垒,吸引新入局者持续涌入。数据显示:2024年生产企业数量较2023年净增5家,达到74家。然而,受玉米价格低迷、农户购机意愿下降等因素影响,市场销量持续下滑,2024年经销商数量缩减至2667家,反映出渠道端的整合加速。
中国玉米收获机市场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从补贴数据来看,2022年补贴认证销量为7.10万台,2023年达到峰值8.49万台,而2024年则大幅回落至5.90万台,同比降幅高达30.5%,显示出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值得注意的是,反映当年真实市场需求的"销售-补贴"同步数据(即当年销售当年补贴数量)从2023年的37081台降至2024年的30619台,降幅17.43%,这一变化表明市场正逐步摆脱对补贴政策的过度依赖,向更加健康的需求驱动型市场转型。同时,"寅吃卯粮"现象的显著改善也反映出补贴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和行业管理机制的完善,为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玉米收获机市场高度集中在主要农业省份。2024年,行业补贴销量前五地区分别为山东、河北、吉林、黑龙江、辽宁地。其中,山东和河北两省异军突起,取代传统的东北玉米主产区吉林和黑龙江,成为全国补贴销量冠亚军,标志着玉米收获机主市场正从东北向华北平原地区转移。
五、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强争霸、梯队分化”的显著特征。从2024年农机购置补贴公示数据来看,行业头部效应持续强化,潍柴雷沃以4968台销量稳居榜首,河北英虎、辽宁辽拓大益分别以3129台、2613台位列第二、第三,前三甲合计市场份额超30%。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前十强补贴销量均突破千台大关,河北昊瑞、山东金大丰等企业紧随其后,形成稳固的第二梯队。与2023年相比,竞争格局呈现动态变化:石家庄天人、中联农机等企业表现抢眼,其中中联农机销量从数十台激增至1231台,跻身第七名,展现强劲的市场突破能力。
从企业市场占有率看,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呈现典型的“金字塔”型竞争格局。潍柴雷沃以16.23%的市占率稳居行业首位,河北英虎(10.22%)、辽宁辽拓(8.53%)、河北昊瑞(7.1%)和山东金大丰(5.92%)紧随其后,构成第二梯队。行业前五名企业合计占据48%的市场份额,前十名企业市占率更是突破67%,显示头部企业对市场的强势掌控。值得注意的是,与2023年相比,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潍柴雷沃市占率下滑3.18个百分点,而山东金大丰则从4.65%提升至5.92%,成功跻身行业前五。
六、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在技术革新、需求分化与政策驱动下加速转型。一是智能化与新能源技术推动设备向“无人化作业”及绿色低碳演进,作业效率提升且成本降低;二是市场需求呈现主产区大型化与丘陵山区轻量化并存格局,细分领域如茎穗兼收、鲜食玉米收获机等成为增长新引擎;三是政策通过补贴倾斜与报废更新加速行业高端化进程,头部企业借并购重组与技术整合扩大优势,行业集中度提升,但细分赛道仍为中小企业提供差异化突围空间。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1、技术驱动变革,智能化与新能源引领新方向
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正经历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成为核心发展方向。北斗导航、自动驾驶、AI视觉识别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设备向“无人化作业”演进,作业效率与精准度大幅提升。同时,新能源动力收割机成为重要趋势,电动玉米收割机在平原地区试点应用,使用成本降低且环保优势显著,预计电动机型市场份额将突破20%,尤其在丘陵山区及环保敏感区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2、需求分化明显,细分领域崛起成新增长点
玉米收割机市场需求呈现分化趋势,主产区与丘陵山区需求差异显著。平原地区以大型高效机型为主,而丘陵山区对中小型、轻量化机型需求增长。细分领域成为行业新增长点,如茎穗兼收型玉米机因养牛业发展需求销量增长,鲜食玉米收获机领域国产机型市场份额提升,制种玉米收获机形成小众高端市场,各企业纷纷布局细分领域以拓展市场。
3、政策产业双驱动,竞争格局加速重塑
国家政策持续推动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智能化、节能环保机型倾斜,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速老旧设备淘汰,推动技术迭代。产业整合加速,头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扩大市场份额,提升技术实力,而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行业集中度提升。但细分领域仍存在突围机会,中小企业可凭借特色产品跻身行业前列。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xdzkrt.com)发布的《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玉米收割机行业市场竞争分析,中国玉米收割机重点企业深度分析,2025-2031年中国玉米收割机市场投资前景及趋势预测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