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烷化剂是最早问世的细胞毒类药物,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可用于恶性肿瘤特别是小细胞肺癌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随着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持续上升,烷化剂在内的抗肿瘤药物需求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肿瘤的发病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并且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烷化剂作为肿瘤化疗的奠基性药物,至今仍在我国癌症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我国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烷化剂行业目前处于稳定发展且技术不断革新的阶段,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球烷化剂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2.3亿美元增长至31.9亿美元,中国烷化剂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74.6亿元增长至122.6亿元;预计2025年,全球烷化剂市场规模将达到34.9亿美元,中国烷化剂市场规模将达126.1亿元。
上市企业:恒瑞医药[600276]、双鹭药业[002038.SZ]、华润双鹤[600062]、海正药业[600267]、上海医药[601607]
相关企业:江苏盛迪、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浙江医化、齐鲁制药、豪森药业、大冢制药、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黑龙江和利制药集团、南京制药、Catalent、Lonza、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等
关键词:烷化剂行业产业链、烷化剂细分产品市场价格、烷化剂细分竞品销售额、烷化剂市场规模、烷化剂市场竞争格局、烷化剂行业发展趋势
一、烷化剂行业定义及分类
烷化剂,也称生物烷化剂,是常用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也是抗肿瘤药物中使用得最早,也很重要的一类药物。它们的核心作用机制是通过烷基化反应,直接破坏DNA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抑制快速分裂的细胞(如癌细胞)的增殖。此类药物对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多发性骨髓瘤、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具有疗效。常用的烷化剂有环磷酰胺、氮芥、噻替派、马利兰(白消安)等,其中环磷酰胺是临床中应用最多的烷化剂。
二、烷化剂行业发展现状
烷化剂是最早问世的细胞毒类药物,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可用于恶性肿瘤特别是小细胞肺癌所致的上腔静脉综合征。随着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持续上升,烷化剂在内的抗肿瘤药物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全球烷化剂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2.3亿美元增长至31.9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烷化剂市场规模将达到34.9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肿瘤的发病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并且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烷化剂作为肿瘤化疗的奠基性药物,至今仍在我国癌症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我国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烷化剂行业目前处于稳定发展且技术不断革新的阶段,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烷化剂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74.6亿元增长至122.6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烷化剂市场规模将达126.1亿元。
2024年,烷化剂重点品种替莫唑胺胶囊市场,默沙东销售额下降,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稳居国产头部,北京双鹭药业后期收缩。白消安注射液由大冢制药主导,销售额稳升。塞替派注射液中,黑龙江福和制药与上海旭东海普药业增长显著。环磷酰胺相关产品,百特保持稳定,江苏恒瑞医药逐步提升份额。
近年来,国家带量采购及药监局加速新药审批流程等政策,鼓励、扶持并推动本土化疗创新药物和仿制药的研发和上市,国内制药企业不断提高化疗药物质量,随着化疗药物的不断上市,市场竞争加剧,化疗药物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烷化剂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三、烷化剂行业产业链
烷化剂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基础化学原料、关键中间体以及高级中间体等;行业中游为烷化剂生产,我国烷化剂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产业集群;行业下游主要用于综合医院肿瘤科、肿瘤专科医院、血液病中心等医疗机构,终端为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多发性骨髓瘤、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肿瘤患者。
烷化剂作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药物,主要通过与DNA、RNA等生物大分子发生共价结合,破坏其结构与功能,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布的《中国癌症统计年报》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450万人,死亡病例超过300万人。
四、烷化剂行业竞争格局
1、主要企业
烷化剂产品有环磷酰胺、卡莫司汀、顺铂、奥沙利铂、白消安、替莫唑胺、美法仑、达卡巴嗪等,国内主要有恒瑞医药、江苏盛迪、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浙江医化、华润双鹤、齐鲁制药、恒瑞医药、豪森药业、上海医药、浙江海正、大冢制药、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北京双鹭药业、黑龙江和利制药集团、南京制药等企业。
2、代表企业
1)、恒瑞医药
恒瑞医药是一家根植中国、全球领先的创新型制药企业。公司已形成行业领先且高度差异化的创新产品矩阵,其中多款产品具有成为重磅药物的潜力。目前,恒瑞医药已在中国获批上市19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类创新药)、4款其他创新药(2类新药),另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约400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
2024年,恒瑞医药有26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药物类型包括小分子化药、抗体、ADC,涉及肿瘤、自免、呼吸、代谢、心血管和影像等多个疾病治疗领域,恒瑞医药研发体系继续深耕肿瘤领域的同时不断扩大慢病产品管线多元化覆盖,并积极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与迭代创新,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恒瑞医药肿瘤相关药物产量505.09万瓶/盒,销量424.97万瓶/盒,实现营业收入145.87亿元。
2)、北京双鹭药业
双鹭药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生物药、特色化学药物及天然药物的研发和生产经营,主要产品涉及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抗感染、糖尿病治疗、创伤修复、肝病治疗等领域。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双鹭药业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0.74亿元。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系列产品是双鹭药业第一大系列产品群。2024年,双鹭药业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76亿元,同比下降27.69%,其中替莫唑胺胶囊占比28.94%,立生素占比28.71%,三氧化二砷占比10.90%,胸腺五肽占比9.38%,迈格尔占比7.12%,欣吉尔占比7.01%,来那度胺胶囊占比4.89%。
六、烷化剂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烷化剂下游应用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烷化剂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医药领域,烷化剂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重要成分,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技术创新是推动烷化剂行业供给增加的重要因素。随着科研投入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烷化剂的生产工艺不断优化,烷化剂行业技术将朝着绿色工艺、智能与数字化、高品质方向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xdzkrt.com)发布的《中国烷化剂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烷化剂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烷化剂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共十二章,包含2025-2031年烷化剂行业投融资发展机会与风险分析,烷化剂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