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举行第十三轮高级别战略对话
人民财讯7月3日电,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当地时间2025年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布鲁塞尔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举行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王毅说,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即将举行的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备受瞩目。50年来,中欧关系历经风风雨雨,迈过沟沟坎坎,只有全面回顾走过的路,才能正确把握前行方向。中欧关系发展历程表明,双方关系的定位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合作是主基调和压舱石,双方应在这一框架下通过沟通妥处分歧。中欧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双方都支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都支持联合国核心地位和国际关系民主化,都坚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面对国际局势不确定、不稳定性上升,中欧作为两大力量和两大经济体,应加强交往、深化了解、增进互信、推进合作,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为世界提供稀缺的确定性。中方愿同欧方推动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取得积极成果,为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美方取消对华乙烷出口限制,两家能源公司获准恢复贸易
据路透社7月2日报道,美国政府当天向两家能源公司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和Energy Transfer发去了信函,取消了此前对其向中国出口乙烷施加的限制。
据悉,过去美国生产的大约一半乙烷会出口到中国,主要被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中。
在5月底和6月初,美国政府曾以“中国限制稀土产品出口”为由,对乙烷等产品的对华出口进行了限制。但在6月25日,美国商务部曾修改了部分政策,表示相关生产商和贸易商“可以在开往中国的船只上装载乙烷产品,但未经授权不得在中国卸货”。
船运数据平台Kpler显示,受出口限制影响,美国6月对中国的乙烷出口全面中断,出口量从5月的日均25.7万桶骤降。6月间,至少有八艘运载乙烷的船只滞留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港口,另有一艘常在美中之间往返的船只改道驶往印度,寻找替代市场。
目前美国约半数的乙烷出口销往中国。乙烷作为从页岩气中提炼出的副产品,主要用于石化产业,是中国化工企业常用的低成本原料。出口中断不仅对美国生产商构成打击,也影响依赖乙烷的中国下游制造商。
相较于石脑油,中国企业更倾向于使用价格更具优势的乙烷。与此同时,美国油气行业也严重依赖中国市场消化过剩的天然气液体供应。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上星期四(6月26日)宣布,美中两国已就上月在日内瓦达成的贸易协议达成最终共识,只要中国向美国出口稀土,美国即解除对华贸易反制措施。
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对美出口商品至少征收20%关税
财联社7月3日讯(编辑 夏军雄)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7月2日表示,美国已经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特朗普在自创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上表示,越南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将被征收20%的关税。
今年4月初,特朗普推出了所谓对等关税,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具体税率依据各国对美贸易逆差而不同。特朗普此后暂时将对等关税统一下调至10%,宽限期将于7月9日到期。
越南此前被施加了高达46%的对等关税税率。
特朗普还称,对于所谓“转口贸易”(即原产于其他国家、经越南转运的商品),越南商品将面临更高的40%关税。
他同时表示,美国出口至越南的商品将不征收任何关税。
“换句话说,他们将‘向美国开放市场’,”特朗普写道。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越南已成为美国第10大贸易伙伴。同时,它是美国第7大进口来源国,向美国出口商品总额超过1300亿美元。
越南拥有多家为美国主要服装品牌代工的工厂,其中包括耐克和露露柠檬等知名品牌。
这是自4月初以来,美国与贸易伙伴达成的第二项协议,前一项是其与英国达成的协议。
随着特朗普设定的7月9日最后期限即将到来,美国却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谈判中陷入僵局。
特朗普周二表示,他不会考虑延长关税宽限期,而是直接向贸易伙伴发出信函,向各国告知他们将支付给美国的关税税率。
特朗普重点抨击了日本,称日本应被征收“30%、35%,或我们决定的任何税率”,理由是美日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
“我不确定我们能达成协议,”特朗普说。“我怀疑与日本能否达成协议,他们非常强硬。你必须明白,他们被宠坏了。”
与此同时,欧盟表示愿意接受对多数出口商品征收10%的统一关税,但正在寻求豁免医药、酒类、半导体和商用飞机等关键领域商品。
中国教育部:围绕人工智能等重点方向设“微专业”提升就业能力
中国高校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急缺领域的重点方向,为毕业生提供选修“微专业”,帮助提升职业能力。
据澎湃新闻星期三(7月2日)报道,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帮助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专业的毕业生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性人才需求。
据报道,各高校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领域的60个重点方向,建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目前,全国高校共设置2025届毕业生修读的“微专业”2654个,修读毕业生7.4万人。
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区,已遴选上线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一流课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业”等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
报道称,一批省属高校“微专业”就读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明显提升。超过八成参与“微专业”学习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了个人技能,为最终落实去向提供有效帮助。
据《光明日报》报道,202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反映出就业市场压力进一步增大。
教育部表示,将指导各地教育部门与本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做好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确保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及时享受公共就业服务,通过参与职业能力培训、就业见习等尽早落实去向。同时,支持2025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攻读第二学士学位。
上海AI公司MiniMax开源模型M1全球第二
7月3日,上海国产AI独角兽MiniMax宣布,其于6月17日在官网和开源平台GitHub推出的全球首个开源大规模混合架构推理模型MiniMax-M1,已在权威评测榜单中位列全球开源模型第二,仅次于5月28日发布的DeepSeek-R1-0528。
M1在长文本处理、工具调用等细分项形成碾压级优势。发布后四个工作日内,MiniMax连续上线视频生成模型Hailuo02、通用智能体MiniMaxAgent、视频创作智能体HailuoVideoAgent及音色设计工具VoiceDesign,保持日更节奏。
日本软银拟发行42亿美元债券 重点投入AI领域发展
7月3日,日本软银(SoftBank)宣布发行新一批美元及欧元债券,集资总额42亿美元(约327.6亿港元),资金将用于人工智能(AI)发展项目。
消息人士称,软银计划发售价值22亿美元的垃圾级别美元债券和17亿欧元的欧元债券,后者将分为三部分。
OpenAI砸重金租Oracle算力 星门计划加速落地
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已同意在星际之门计划(Stargate) 框架下,向 Oracle(ORCL-US) 租用总计约 4.5GW 的美国资料中心算力,这是史无前例的能源需求量,足以供应数百万美国家庭用电。
该计划今年1月首次在白宫宣布,当时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由软银、OpenAI 和 Oracle 合资成立一家名为“Stargate”的企业,为在美国建设 AI 基础设施,总投资额高达 5,000 亿美元。
目前 Oracle 已与开发伙伴 Crusoe 在德州阿比林建造大型资料中心。为满足 OpenAI 的额外需求,甲骨文将与合作伙伴在美国多地开发资料中心。
知情人士表示,德州、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和怀俄明州等地点都在考虑之列,此外阿比林现有设施的电力容量也将从目前的 1.2GW 扩充至约 2GW。
另有知情人士指出,OpenAI 也在考虑新墨西哥州、乔治亚州、俄亥俄州和宾州的地点。
这些新专案都将属于星门计划的一部分,不过计划细节可能仍会调整。OpenAI 和 Crusoe 拒绝对此计划置评,甲骨文则未回应评论请求。
消息传出后,截稿前,Oracle 股价周三盘中大涨 3.69% 至 227.03 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该股今年已上涨 36%。
Oracle 本周稍早宣布签下一笔云端服务大单,从 2028 财年开始每年将带来 300 亿美元营收,但未公布客户名称。知情人士透露,星门协议至少是这份合约的一部分。
Oracle 以资料库软体起家,近年积极抢攻云端运算和储存服务市场,特别针对 AI 相关业务客户。这项策略推升了营收和支出的大幅成长。这笔 300 亿美元的合约规模甚至超过甲骨文目前整个云端基础建设业务的规模。
标普周三表示,Oracle 的云端基础建设建设热潮正对其现金流造成压力,目前的支出步调高于预期,但仍对该公司的长期云端策略持正面看法。
OpenAI 今年 5 月表示,正协助在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开发星门专案,合作伙伴包括甲骨文、Crusoe、AI 芯片制造商英伟达 (NVDA-US)、思科 (CSCO-US),以及该国主权财富基金支持的 AI 公司 G42。
英超同微软达成5年合作伙伴关系,用云与AI革新足球观赛体验
7月2日消息,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英超)当地时间昨日宣布同微软建立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关系,微软将成为英超数字平台的官方云与 AI 合作伙伴,推动联赛数字基础设施、广播比赛分析和组织运营的现代化。
英超官方宣称此次合作标志着其历史上最重要的技术转型之一,主要围绕四个关键领域:球迷参与、比赛洞察与分析、云转型和组织生产力。微软和英超旨在共同打造全球体育界最先进、最安全的媒体、数据和 AI 平台。
作为这一合作的一部分,英超即日起推出了 Premier League Companion。这一助手应用由微软Copilot 提供支持,以超过 30 个赛季的统计数据、30 万篇文章和 9000 个视频为信息源,可为球迷带来关注球队 / 球员的特色数据与事实。
而在即将到来的 2025~2026 英超赛季中,Premier League Companion还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提供以球迷母语进行开放式问答等一系列额外功能。
此外,英超联赛还将其核心技术基础设施迁移到 Azure 云,集成 Azure AI Foundry 服务,应用 Microsoft 365、Power Platform 和 Dynamics 365 Finance and Operations。
TCL华星发布显示领域首款强推理垂域模型——星智X-Intelligence 3.0
AI技术不仅是生产工具的革命性升级,更是重塑产业形态、重构生产体系的核心驱动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以ChatGPT、DeepSeek等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研发如火如荼,大模型最终如何解决工业场景的实际智能化需求,是各企业一直在探索和努力的方向。TCL华星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领跑者,在TCL科技首席技术官、TCL华星首席技术官闫晓林博士的带领下,始终尝试将自身在制造业深厚的积累与大模型进行融合,在2025年6月正式发布显示领域首款强推理垂域模型——星智X-Intelligence 3.0,经过多轮专业测评,在半导体显示垂域的能力已超越 DeepSeek R1-671B。
星智X-Intelligence 3.0是TCL华星、TCL工业研究院、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与通义千问团队共同研发完成,专门面向显示领域开发的强推理模型。开发团队在Qwen3 32B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垂域训练,注入更多的半导体显示的独门秘籍,相较于上一版本的星智2.0来说大大强化了其推理能力。针对显示行业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迭代快速的特征,利用大模型的学习和推理能力,可以通过持续训练成为全领域的专家,甚至涌现出人类专家意想不到的方案。
机构:2030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短缺100万专业人才
近日,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研究指出,预计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短缺约100万名具备专业技能的从业人员,其中包括工程师、中高层管理人才等关键岗位,且至少需要补充10万名中层管理者和1万名高层领导人。而由于工程技术人才本就紧缺,不少管理岗位可能只能从其他行业引进。
报告称,全球半导体行业正面临严峻的人才供需失衡问题,尤其是工程师和高层管理人才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尽管各国和企业纷纷推动人才培养计划,但整体进展仍远不足以缓解即将到来的技能型人才短缺。其中,人才短缺的原因主要包括教育领域选择半导体相关工程学科的学生人数下降、劳动力老龄化、技能需求的转变、工作的性质在发生变化,以及全球芯片制造结构的集中度较高,增加了跨地区调配领导人才的难度。
此外,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也曾预估美国市场将短缺67,000名技术人员,欧洲地区缺口预计超过10万名工程师,而亚太地区的人才短缺规模可能超过20万人。
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国和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包括推动人才培养计划、改善薪资待遇和工作生活平衡、加强与教育机构的合作、提高行业吸引力和保留人才、投资年轻一代和代表性不足的人群、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评估劳动力供应和需求等。
德国西门子已恢复向中国提供晶片设计软件技术
德国科技巨头西门子已恢复向中国提供晶片设计软件技术,意味着美国政府已解除对华出口晶片设计软件的限制。
据彭博社星期四(7月3日)报道,德国科技巨头西门子公司发声明说,该公司收到美国政府通知,称华盛顿方面已解除对中国出口晶片设计软件的限制,并已恢复向中国客户全面提供其软件与技术服务。
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致函新思科技、楷登与西门子全球三大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供应商,要求它们暂停向中国客户发货。
一旦中国企业被限制使用EDA软件,将对本土晶片产业造成沉重打击。中国的晶片设计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些顶尖的美国软件。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上星期四(6月26日)宣布,美中两国已就上月在日内瓦达成的贸易协议达成最终共识,只要中国向美国出口稀土,美国即解除对华贸易反制措施。
美国政府星期三(7月2日)已致函能源企业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和Energy Transfer,通知已取消对乙烷出口中国的限制。
爱立信扩大班加罗尔研发团队规模,聚焦ASIC开发
爱立信宣布扩大其在印度班加罗尔的研发团队,重点聚焦专用集成电路(ASIC)开发,旨在借助当地专业人才提升公司的半导体设计能力,以巩固其在未来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爱立信计划在现有研发团队基础上新增150多个岗位,这一举措彰显了对该地区的重大投资。
通过聚焦ASIC开发,爱立信旨在加速新产品与新功能的推出,尤其是借助爱立信硅芯科技(Ericsson Silicon)平台的技术进步。
扩建后的研发部门将助力爱立信增强其可编程网络产品组合,这对开发高性能、高能效的通信解决方案至关重要。作为爱立信专有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爱立信硅芯科技是这些努力的核心技术。该平台已全面集成至爱立信无线系统(Ericsson Radio System),涵盖RAN Compute(基带)、Radio和Transport,助力移动网络运营商优化5G性能并为未来需求做好准备。
在印度,爱立信在钦奈、班加罗尔和古尔冈设有多个研究中心,研究领域涵盖传输网络、分组核心网、运营支撑系统(OSS)、业务支撑系统(BSS)、云技术及先进人工智能等电信全领域。爱立信持续扩大在班加罗尔的研发规模,预计这一举措将在巩固其技术领先地位的同时,助力印度不断发展的半导体产业雄心。
在制造领域,爱立信于2025年4月在印度建立天线生产基地,通过与本土电子制造服务供应商VVDN Technologies合作,目标实现爱立信天线系统(EAS)无源天线在印度市场的100%本土化生产。
爱立信报告显示,由于印度本地电信运营商削减资本支出,2024年其印度业务销售额同比下滑53%。不过,爱立信对该市场的未来增长仍持乐观态度,预计数据消费的持续增长及高端用户对差异化体验的需求,将推动印度下一个资本支出周期的到来。
三星收购部分英特尔半导体专利权
三星电子已获得英特尔公司半导体专利组合的广泛授权。业内分析认为,此举既是防范潜在诉讼的防御性策略,更是增强其全球技术竞争力的重要一步。
这些专利是从美国知识产权管理公司IPValue的子公司Tahoe Research处获得的。许可专利组合涵盖广泛的半导体技术领域,包括微处理器、逻辑芯片、存储器、制造工艺以及先进封装技术。
Tahoe Research此前从英特尔收购约5000项专利,这是这家美国芯片制造商持续精简知识产权资产并将非核心资产变现举措的一部分。英特尔的剥离操作使IPValue得以构建起强大的专利组合,该公司随后便利用这些专利向整个半导体行业授予技术许可。
通过这项新的许可协议,三星得以使用英特尔研发成果中的大量专利,这降低了其在产品开发和制造过程中未来可能遭遇知识产权纠纷的风险,同时也为该公司采用下一代技术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三星与IPValue的首次交易。2025年5月,三星还与Marlin Semiconductor Limited签署了许可协议,该公司是IPValue的另一家子公司,于2021年从联电收购近480项美国专利。这些专利同样涵盖存储器、逻辑芯片和封装等关键领域。
在全球半导体竞争日益激烈、先进芯片需求飙升的背景下,三星电子正积极扩张其知识产权组合,以此作为抢占下一代技术的先发策略。
2025年2月,三星电子与中企签署了3D NAND“混合键合”技术的许可协议。
2025年2月至3月期间,三星还从美国非易失性存储器领域龙头企业闪迪(SanDisk)处收购113项专利。2025年4月,三星进一步拿下209项闪存专利,持续加码这一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技术领域,巩固自身市场地位。
这些战略举措反映了三星在全球半导体军备竞赛中保持领先的整体努力。在塑造计算、存储和先进封装技术未来的过程中,专利限制已与芯片性能同等关键。
业界观察人士认为,三星近期的一系列专利授权动作是针对全球科技行业地缘政治与法律风险的未雨绸缪之举。尤其是在中美紧张局势加剧、非执业实体(NPE)维权攻势日益猖獗之际,此类行动更具战略意义。
随着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HPC)和先进芯片封装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三星等企业正重新强化战略性的知识产权布局。分析师指出,在这场高风险的全球化创新竞赛中,此类举措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维持技术优势的必要手段。
机构:预计台积电2027年AI芯片营收达460亿美元
美国投资银行Needham最新报告指出,台积电在人工智能(AI)芯片领域的营收将于未来数年持续快速增长,2027年AI相关业务营收将达到460亿美元。
Needham分析师Charles Shi表示,我们预期台积电的晶圆代工业务将进一步壮大,未来几年不太可能出现具威胁性的竞争对手。
该机构预估,在英伟达每年推出的新款AI芯片带动下,2025年台积电AI相关业务营收将达到260亿美元,2026年进一步增长至330亿美元,2027年或将达460亿美元。
Shi强调,台积电在AI应用的高端芯片制造领域占据领导地位,包括英伟达的AI处理器,皆由台积电代工生产。
除了AI芯片外,台积电也是苹果iPhone处理器、高通移动芯片,以及AMD处理器的主要代工厂。在全球对高性能计算与AI计算需求不断升温之际,台积电持续稳坐晶圆代工龙头地位,并在AI浪潮中扮演关键推手。
数据显示,2024年台积电营收为900.8亿美元,同比增长30.0%,全年净利润为364.8亿美元,同比增长31.1%。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56.1%、45.7%和40.5%,较2023年均有个位数的上升,显示出台积电的盈利能力还在提升之中。
比亚迪搁置墨西哥建厂计划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3日,据彭博社报道,比亚迪已搁置了在墨西哥建设大型工厂的计划,原因是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周二在巴西巴伊亚州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仍有意在美洲扩张,但对于新投资目前暂无时间表。巴伊亚州工厂是比亚迪在亚洲以外的首座工厂。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工厂举行了首车下线仪式。
“地缘政治对汽车产业影响很大,”李柯表示,“现在所有人都在重新思考他们在其他国家的战略。我们希望等局势更明朗之后再做决定。”
彭博社去年9月报道称,比亚迪曾积极为墨西哥工厂选址,并考察了三个地点,但后来停止了选址,以等待美国总统大选结果。
李柯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比亚迪仍计划扩大其生产布局,但由于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目前尚不清楚何时会作出相关决定。
李柯称,一旦投产,比亚迪巴西卡马萨里工厂每年可生产15万辆汽车,并计划在大约两年后将产能扩大至30万辆。该工厂将对从中国运来的半成品车辆进行最终组装,预计不到两个月后将开始商业化生产。
她还表示,公司已有计划未来再次将该工厂产能翻倍,但未透露更多细节。
比亚迪汽车巴西公司高级副总裁亚历山大·巴尔迪(Alexandre Baldy)表示,比亚迪已请求巴西政府在工厂一期阶段,对其计划组装的汽车套件给予为期12个月的进口关税减免。
巴尔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比亚迪计划在巴西完成组装的半成品汽车被征收与整车相同的进口税,“那进口一辆半组装的车就毫无意义了”。巴西政府尚未就此事表态。
特斯拉第二季度全球汽车交付量大幅下滑
特斯拉(TSLA.US)第二季度全球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3.5%,在该公司试图转向自动驾驶汽车之际,其汽车销量继续大幅下滑。数据显示,该公司最终季度销量为384122辆,低于分析师预期的38.7万辆。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一直在努力扭转连续几个月的销量下滑,分析人士将其部分归因于消费者对该品牌及其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抵制。由于马斯克参与政治,特斯拉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品牌压力,特斯拉已经转向更新车辆和低成本融资,试图吸引客户的兴趣。
通用汽车第二季度在美销量增长7%
7月2日,通用汽车公布其第二季度美国销量,截至6月份的三个月内,汽车总销量增长7%,达到746588辆。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通用汽车近期推出的多款电动车型尚未对整体销量形成显著影响,传统燃油车仍为主要销售构成。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预计2026年面世
7月1日,广汽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华望汽车作为广汽集团与华为战略合作的重要载体,将充分整合双方在智能化技术、产品开发及产业链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打造面向30万元级高端市场的创新产品。目前,公司正稳步推进团队建设与产品研发工作,首款车型预计将于2026年面世。
福田汽车:半固态电池已批量应用于电动轻卡
7月1日,福田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半固态电池已经批量应用于公司自主开发的24V启动锂电,装配在全平台电动轻卡。
6月全球共发射火箭25次卫星424颗
6月份,全球4个国家共进行25次轨道级运载火箭任务,发射卫星424颗、飞船1艘。
此外,2025上半年,我国共进行35次运载火箭发射,相比去年同期的30次增加5次。
SpaceX成功发射欧洲新型气象卫星,猎鹰 9 号完成双载荷任务
7月2日消息,SpaceX于美东时间 7月1日 17:04(北京时间7月2日 5:04)在肯尼迪航天中心 39A 发射台成功发射欧洲新型气象卫星 MTG-S1,并在约8.5分钟后完成火箭海上回收。
此次任务采用的猎鹰9号一级推进器编号为B1085,这是其第9次飞行任务,此前曾运送公理2号私人宇航任务、NASACrew-9国际空间站任务,以及FireflyAerospace的BlueGhost和ispace的Resilience。
发射约35分钟后,火箭上面级成功部署MTG-S1卫星。该卫星将最终定轨于距地表35,786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GEO)。此轨道卫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自转同步,可“持续悬停”于欧洲上空。
MTG-S1是欧洲第三代气象卫星(MTG)系列的第二颗卫星,首颗成像卫星MTG-I已于2022年12月由阿丽亚娜5号火箭发射。IT之家注:该系列卫星由总部位于德国的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EUMETSAT)运营,该组织拥有30个成员国。
欧洲航天局(ESA)表示,卫星在轨测试后将启用红外探测仪“获取温度、湿度、风力和微量气体数据以生成三维大气图,提升气象预报精度”。这枚卫星将每隔15分钟扫描欧洲及北非部分地区,结合MTG-I的云层与闪电数据,为气象学家提供全域气象图像。
此次任务还同时搭载了欧盟“哥白尼哨兵4号”地球观测项目的紫外光谱仪。ESA称该设备每小时监测欧洲与北非空气质量,可“高精度检测影响呼吸健康的二氧化氮、臭氧、二氧化硫、甲醛等大气污染物”,其数据将与极地轨道运行的哨兵5号/5P号卫星每日观测形成互补。
贝索斯资助甲烷卫星失联 任务提前终止
据法新社7月2日报道,由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通过旗下“地球基金”出资逾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亿元)支持的气候观测卫星“甲烷卫星”(MethaneSAT),在轨运行不久后与地面失去联系,任务被迫提前中止。新西兰有关部门已证实该卫星失联的消息。
“甲烷卫星”旨在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监测全球范围内甲烷排放,特别是来自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的实际排放情况。甲烷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关键角色,但其排放水平长期缺乏准确数据。该项目由美国环保组织“环境防护基金会”(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主导,新西兰政府亦提供部分资金支持。
据项目团队发布的公告,地面控制中心于6月20日首次失去与卫星的联系,并在6月30日确认卫星已完全失去电力供应,可能无法恢复。目前工程团队正对故障原因进行深入调查,预计需时较长。
尽管任务终止早于预期,但项目首席科学家史蒂文·汉堡(Steven Hamburg)表示,卫星在有限运行期间获取的初步数据“令人震撼”。例如,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与新墨西哥州交界的二叠纪盆地,卫星观测到的甲烷排放量是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官方估算的3至5倍;而在南里海地区,实际排放水平甚至比公开报告高出10倍以上。
新西兰航天署官员安德鲁·约翰逊(Andrew Johnson)对此表示:“这是一个令人遗憾的进展,但太空探索本身就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美国环境防护基金会也在声明中称这是“一条艰难的消息”,但强调其全球甲烷追踪行动不会因此停止。
中国航发: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成功首飞
据中国航发消息,7月1日,由中国航发动研所自主研制的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配装试验平台在内蒙古完成首次飞行验证。此次飞行验证严格按预定方案执行,最大飞行高度海拔4000米,充分验证了发动机在真实飞行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据介绍,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是国内首台完成飞行验证的160公斤推力级多学科拓扑优化增材制造涡喷发动机。
美eVTOL公司已在迪拜完成试飞 明年将启动空中出租车商业运营
本周阿联酋迪拜交通部门与美国知名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公司Joby Aviation合作,成功完成了首次空中出租车试飞,这意味当地将很快迎来一种新的交通方式。
据Joby公司介绍,此次示范飞行于周一在迪拜东南部的一个偏僻的沙漠地点举行,旨在模拟典型的空中出租车之旅。
在一场由高级政府官员、交通管理人员和公司代表参加的仪式上,这架实验飞机完成了垂直起飞,飞行了几英里,然后成功返回并降落。
据悉,Joby的这款空中出租车采用垂直起降技术,可容纳4名乘客和1名驾驶员,最高时速可达320公里。
Joby希望它的空中出租车能够缓解现有地面交通的压力,并在迪拜面临日益拥堵的情况下为旅客提供更快的选择。
该公司阿联酋总经理Anthony Khoury声称:“我们想改变人们的通勤方式,它将在城市、居民区附近飞行,希望人们几乎不会注意到它。”
Joby的空中出租车是全电动的,运行时零排放。它被设计成既环保又足够安静,可以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进行商业用途。
在2024年初,Joby与迪拜交通部门签署了一份合同,授予该公司未来六年在迪拜运营空中出租车的独家权利。
根据计划,迪拜将于2026年启动空中出租车商业运营,首个运营站点将设在迪拜国际机场附近,其他三个在朱美拉棕榈岛、迪拜市中心和迪拜码头。届时从迪拜国际机场到朱美拉棕榈岛的飞行时间将缩短到12分钟,而驾车需要约45分钟。
不过,尽管Joby等eVTOL公司被誉为城市空中交通的未来,但该行业仍面临重大障碍,包括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和开发足够的垂直起降基础设施。
摩根士丹利今年4月将Joby的目标股价从10美元下调至7美元,指出近期执行风险和更广泛的航空航天行业问题,包括关税和供应链问题。Joby目前的交易价格为10.16美元。
在线订购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