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反内卷急迫性较强,龙头企业有望带头减产
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水泥、玻璃等细分行业主动推进“反内卷”。我们认为当前价格下光伏玻璃可能面临全行业亏损,而25H2 需求缩量和高库存将进一步增大价格压力,因此“反内卷”的迫切性较强。我们在本报告梳理测算了光伏玻璃供给端可能的增量与减量,认为相较2018 年底部周期,实现再平衡或需要更长时间,源于潜在增量或压制光伏玻璃价格中枢上移,而堵窑减产有上限,行业只能加大冷修停产力度。
减产30%不是首次,多项指标显示当前再减产压力
据上海有色网SMM,多数光伏玻璃企业计划今年7 月减产30%。我们认为这并非行业首次减产,据SMM,去年9 月初光伏玻璃企业也提出集中减产。
实际上,行业在产产能自24 年6 月达到高点11.5 万t/d 后已开始减产,至25 年2 月低点已减少23%至8.9 万t/d,24 年6 月产能高点时2.0mm 镀膜玻璃价格跌破16 元/平米、行业库存天数逼近30 天。而截至25 年6 月末,国内光伏玻璃在产产能9.8 万t/d,同比-14%,但2.0mm 镀膜玻璃价格仅11 元/平米、库存天数32 天,参考龙头福莱特24Q3/Q4 毛利率6.0%/2.9%,亏损1.2/1.4 亿元,我们认为当前价格下光伏玻璃全行业或已亏损。
供给潜在减量:超过2 万吨/天,份额博弈仍是关键
1)窑炉到龄有望冷修产线:2020 年以前投产产线17 条共1.0 万吨日熔量产能已进入理论冷修周期,叠加500 吨及以下规模产线淘汰,潜在冷修产线21 条1.1 万吨,占25H1 末国内在产产能12%;2)龙头企业带头堵窑减产:
我们预计行业减产上限或在10-15%,对应日熔量1-1.5 万吨。减产降低产能利用率但提升单位成本,拥有多条在产产线的大型企业有望实施,虽然阶段性降低市场份额但复产相对更容易。此外,24 年以来光伏玻璃原材料/燃料成本虽有下降,但由于价格跌幅更大,导致部分中小企业盈利艰难,行业利润和现金流水平承压下行,我们预计当前价格潜在冷修停产或更多。
供给潜在增量:长期待点火及复产压力仍大
1)潜在新点火产线:25H1 末国内光伏玻璃在建产能日熔量为9.65 万吨,其中已获产能指标批复的5.3 万吨,考虑产能指标合规和产线规模经济后,我们认为具备新点火条件的产能约为0.9 万吨;2)已冷修潜在复产产线:
25H1 末国内65 条产线冷修停产,合计产能3.6 万吨,我们梳理认为具备成本优势和复产条件的14 条产线,合计1.4 万吨。考虑已批在建产能仍然庞大,未来将压制光伏玻璃行业价格中枢的企稳,我们认为反内卷或可纳入对潜在增量产能的约束,尤其是未批先建、批小建大等违规产能的投放。
风险提示:国内光伏装机大幅下降,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光伏玻璃价格下滑超预期,样本企业有限导致统计测算偏差。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转自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方晏荷/王玺杰/黄颖/樊星辰


2025-2031年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共十一章,包含中国光伏玻璃行业代表性企业布局案例研究,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预判,中国光伏玻璃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