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特种聚醚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产量分析:市场规模受需求疲软影响大[图]

内容概况:我国特种聚醚近年来供需形势变化较大,2021年前我国特种聚醚行业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需要从国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2022年开始,国内企业加大特种聚醚产能扩张,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国内特种聚醚产量开始大幅增长,供需形势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我国开始成为特种聚醚出口国。2024年,中国特种聚醚行业市场规模为21.66亿元,同比下降6.92%。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增长未能达到预期,尤其是在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受全球经济形势和行业周期影响,需求增速放缓,导致特种聚醚的销量受到抑制。


相关上市企业:长华化学(301518)、隆华新材(301149)、皇马科技(603181)、红宝丽(002165)、万华化学(600309)、中研股份(688716)、沃特股份(002886)


相关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三吉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杭州精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连云港市华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特种聚醚、特种聚醚市场规模、特种聚醚行业现状、特种聚醚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特种聚醚是一类通过环氧烷烃(如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开环聚合或共聚反应制得的高分子材料,其分子结构以醚键(-O-)连接重复单元为核心。相较于传统聚酯、聚酰胺等材料,特种聚醚可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对酸、碱、氧化剂等腐蚀性化学品表现出化学惰性,且交联结构或特殊基团赋予其高强度与耐磨性,同时通过分子设计可引入羟基、胺基、环氧基等官能团,拓展应用领域。

特种聚醚特点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特种聚醚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989年至1996年的起步阶段,1989年,天津石化公司化工三厂建成投产全国最大规模的聚醚装置(年产2万吨),技术源自日本三井东压,标志着中国聚醚工业化生产的开端。国产化技术逐步成熟,1992年软泡聚醚与硬泡聚醚产量比例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0.617:0.383),奠定行业基础产品结构。行业初步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结构向欧美水平靠拢,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1996年至2000年的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底,全国聚醚生产能力达26万吨/年,较1994年增长近50%。1993年,天津石化公司化工三厂推出4个聚醚新产品,年创效益超700万元,推动产品向高端化迈进。1996年,南京金陵石化公司塑料厂完成2000吨/年聚醚增容改造,并研发出冰箱保温材料专用聚醚组合料(如5318型),实现进口替代。该阶段产能快速增长,国产化技术成熟,部分产品实现进口替代,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2000年至2010年的技术创新阶段,2000年,长春吉大高新材料公司建成500吨/年聚醚醚酮(PEEK)装置,打破英国威格斯垄断,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2005年,德固赛收购吉大高新80%股权,引入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加速技术迭代。2009年,盘锦中润特塑成立,联合吉林大学推进PEEK商业化,完善产业链布局。2010年,吉大赢创(德国赢创与吉大高新合资)开发出高性能PEEK产品(VESTAKEEP),推动特种聚醚技术升级。该阶段特种聚醚技术取得突破,高端产品开始商业化,产业链逐步完善,国产化替代加速。


2010年至今的绿色发展阶段,2024年,长华化学启动全球首套低温低压制二氧化碳聚醚项目(年产8万吨),实现二氧化碳高价值利用,践行“双碳”战略。同期,中化东大24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在福建泉州投产,与中化泉州石化2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形成产业链协同,提升高端聚氨酯材料自给率。该阶段,绿色生产技术(如二氧化碳聚醚)成为发展方向,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特种聚醚产品性能优化,应用领域拓展至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

中国特种聚醚行业发展历程


三、行业产业链


特种聚醚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基础化工原料(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苯乙烯、丙烯腈等)、起始剂(甘油、丙二醇、乙二胺等)、催化剂(氢氧化钾、双金属催化剂等)、特殊功能单体(4,4'-二氟二苯甲酮、对苯二酚等)、生产设备(釜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精馏塔系统、干燥机、搅拌设备、注塑机、离心过滤机、蒸馏机器等)等。产业链中游为特种聚醚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家居、汽车、建筑、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医疗健康等。

特种聚醚行业产业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特种聚醚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四、市场规模


我国特种聚醚近年来供需形势变化较大,2021年前我国特种聚醚行业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需要从国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2022年开始,国内企业加大特种聚醚产能扩张,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国内特种聚醚产量开始大幅增长,供需形势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我国开始成为特种聚醚出口国。2024年,中国特种聚醚行业市场规模为21.66亿元,同比下降6.92%。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增长未能达到预期,尤其是在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受全球经济形势和行业周期影响,需求增速放缓,导致特种聚醚的销量受到抑制。

2019-2024年中国特种聚醚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特种聚醚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随着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特种聚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特种聚醚生产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同时,企业也积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利用率,以确保产品的稳定供应。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2024年,中国特种聚醚产量为20.16万吨,同比增长7.23%。

2019-2024年中国特种聚醚产量情况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近年来,中国特种聚醚行业呈现出多元化与集中化并存的竞争格局。一方面,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涵盖了从大型国有企业到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广泛范围,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另一方面,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些龙头企业逐渐崭露头角,凭借其在产能规模、技术水平、市场份额等方面的优势,占据了行业的主导地位。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特种聚醚行业的领军企业,其聚醚业务覆盖软泡聚醚、硬泡聚醚、CASE聚醚及特种聚醚等七大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电、家居等多个行业。凭借配套环氧丙烷(PO)装置的产业链优势,万华化学在特种聚醚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此外,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的聚醚多元醇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企业,其高回弹PPG、POP等核心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近30%,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隆华新材通过产能扩张,其聚醚多元醇总产能跃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万华化学。

中国特种聚醚行业代表性企业简介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在特种聚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与市场影响力。公司构建了涵盖软泡聚醚、硬泡聚醚、CASE聚醚及特种聚醚等七大领域的产品体系,其中特种聚醚产品如聚醚醚酮(PEEK)已成为其核心竞争优势。万华化学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从上游单体合成到终端产品聚合,实现了PEEK材料的国产化突破,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玻璃化转变温度达143℃,拉伸强度超90MPa,部分牌号在耐高温、耐腐蚀性方面达到国际标准。2025年一季度,万华化学营业收入为430.68亿元,同比下降6.70%;归母净利润为30.82亿元,同比下降25.87%。

2018-2025年一季度万华化学经营情况


红宝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聚氨酯硬泡聚醚与异丙醇胺领域的领军企业,在特种聚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南京红宝丽聚氨酯有限公司的4万吨聚醚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了特种聚醚产品的规模化量产。该项目对原有生产线进行系统性优化,新增单体聚醚、组合聚醚各4万吨年产能,并将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领域深度调整,重点生产阻燃型、高回弹型及生物基聚醚,单吨产品附加值较传统品类明显提升。2025年一季度,红宝丽营业收入为4.73亿元,同比下降21.39%;研发投入金额为0.14亿元,同比增长9.02%。

2018-2025年一季度红宝丽营收及研发情况


六、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与产品高端化


随着下游应用领域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特种聚醚企业正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产品。技术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性能的提升上,还体现在生产工艺的优化上。企业正通过自主研发固相聚合等关键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同时,企业还积极开发定制化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如沃特股份掌握LCP树脂核心制备技术,为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提供高性能材料。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特种聚醚行业将涌现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市场需求多元化与应用领域拓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特种聚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例如,新能源汽车电池组件、航空航天密封件、生物医用植入物等领域对高性能特种聚醚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特种聚醚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聚氨酯泡沫、涂料、胶粘剂等领域外,特种聚醚还逐渐应用于5G通信、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未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消费升级趋势的加速,特种聚醚的市场需求将更加多元化,为行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产业链整合与国际化竞争


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正通过产业链整合提高整体竞争力。例如,万华化学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从上游单体合成到终端产品聚合,实现国产化突破;红宝丽集团依托环氧丙烷-聚醚-聚氨酯制品的纵向一体化布局,构建了从基础原料到终端产品的精准控制体系。同时,中国特种聚醚企业正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际市场份额。随着国产产品性能的提升和成本优势的显现,中国特种聚醚开始出口到国际市场,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xdzkrt.com)发布的《中国特种聚醚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7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特种聚醚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特种聚醚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特种聚醚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特种聚醚行业重点企业分析,特种聚醚行业趋势预测与投资风险分析,特种聚醚行业投资建议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