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护肤品
自2012年起,美容护肤业整体呈现良好发展趋势,专业皮肤护理逐渐被越来越广泛的消费群体认可和接受,带动了消费者对于皮肤护理产品的市场需求。护肤品是化妆品的主要细分市场,相较基础护肤品,功能性护肤品必选属性更强,功能性护肤品已成为护肤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尤其在成分党、敏感肌人群和医美后修复需求推动下,功能性护肤品一直保持在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据统计,2024年,全球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353亿美元增长至1680亿美元;中国功能性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74.2亿元增长至480亿元。随着消费者对成分、功效和科学性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功能性护肤品成长空间可观。
蝶阀
近年来,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对蝶阀强劲的需求,以及各行业自动化趋势凸显,蝶阀整体市场呈现增长趋势。2024年全球蝶阀市场规模约为113.4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蝶阀市场规模约为119.07亿美元。在中国,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对配水系统、污水处理厂和建筑物内的HVAC系统中的蝶阀产生了巨大需求。2019-2024年我国气动高性能蝶阀行业增速约10%,预计2025-2030年我国气动高性能蝶阀行业增速约15%。
装配式木结构
近年来,装配式木结构行业在中国迎来了快速发展。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以其环保、节能、抗震、施工周期短等优势,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随着国家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装配式木结构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目前,我国装配式木结构市场规模仍相对较小。2023年,我国装配式木结构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8.14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372.38亿元。从建筑项目数量来看,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在整个建筑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以建筑面积计算,其市场规模占比远远低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建筑。
智能安防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带动下,安防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方向转型。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图像识别技术、物联网感知技术等手段,智能安防系统能够实现更精准、更智能的监控和管理。2023年中国智能安防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到2024年中国智能安防市场规模将达1295亿元。
运动医学
近年来,我国运动医学相关的专业医疗机构不断涌现。在大型城市,许多三甲医院纷纷设立了运动医学科,专门从事运动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同时,一些私立的运动医学诊所也开始出现,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根据相关数据,2022年我国运动医学行业市场规模为55.8亿元,2023年增至约60.9亿元。2024年,受集采影响,我国运动医学行业市场规模下降至57.6亿元,集采政策直接导致了运动医学相关产品的价格大幅下降。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运动人群数量不断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也相应提高,这将直接拉动运动医学的市场需求。
窑炉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工业窑炉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工业窑炉市场规模约为182.52亿元。2024年约为197.35亿元。我国窑炉行业在传统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进。例如在窑炉的热工效率方面,通过改进窑炉的结构设计和燃烧系统,一些窑炉的热效率得到了提高。传统的砖瓦窑炉,过去热效率较低,现在通过采用新型的保温材料和优化的通风设计,热损失有所减少。
尾矿综合利用
我国尾矿综合利用行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资源短缺压力的增大,尾矿综合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行业内已经涌现出一批具有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的企业,致力于尾矿中有价组分的回收和尾矿资源的再利用。近年来,我国尾矿综合利用量逐年增加,2023年,我国尾矿综合利用量达4.71亿吨。到2024年上涨至4.92亿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我国尾矿综合利用量有望持续增长。
操作系统
近年来,我国操作系统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我国操作系统行业市场规模达1173.9亿元。到2024年,我国操作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57.3亿元。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操作系统在各类应用场景中的普及和深化。随着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和国产替代战略的推进,国产操作系统逐渐崛起。国产操作系统主要集中在桌面、服务器和移动设备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
婴幼儿配方食品
婴幼儿配方食品食用群体是0-36月婴儿,新生儿从出生长至3岁共计需要食用约38kg奶粉,在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为954万人,出生率仅为0.68%,出生人口于2022年已跌破千万级,消费人群的减少必然导致消费规模的缩减。2019年至2024年,婴幼儿配方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由1957.92亿人民币元回落至1635.26亿人民币元。然而,在整体市场下滑的背景下,中高端婴幼儿配方食品市场却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这得益于消费升级趋势的推动,以及家长对婴幼儿营养健康的更加重视。因此,尽管行业整体面临挑战,但那些能够提供高品质、高营养产品的企业,仍然有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新能源汽车DC/DC转换器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DC/DC转换器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DC/DC转换器行业市场规模为220.67亿元,同比增长22.40%,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策的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从而带动了DC/DC转换器等关键零部件的需求增长。此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也使得DC/DC转换器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三文鱼
尽管三文鱼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受到消费者青睐,但市场在经历前期的快速增长后,部分地区的消费需求已接近饱和。2024年,中国三文鱼行业市场规模为104.30亿元,同比下降0.53%。同时,全球物流成本波动与进口检疫政策趋严形成双重压力。挪威、智利等主产国出口量波动直接影响国内供给稳定性,而国产替代方案尚处培育期,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供给补充。随着冷链基建完善、国产养殖技术突破以及消费场景多元化拓展,三文鱼市场长期增长潜力依然存在。
集装箱船
2024年,全球集装箱船新船成交量显著上升。据克拉克森统计,2024年共计成交集装箱新船385艘,总运力达436.30万TEU,以艘数和TEU计算,分别比2023年同期上升75.00%和173.46%。新船订单中,超大型集装箱船(17000TEU以上)和大型集装箱船(12000-17000TEU)的订单数量占比显著增加。这表明,随着集装箱海运贸易量的增长,大型箱船的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显现,吸引了更多船东下单。2024年,全球集装箱船新增市场规模为428.44亿美元,同比增长86.64%。
感知智能
中国感知智能行业发展较晚,但得益于国家对智能感知行业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例如“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中对智能传感器和智能制造的强调,为行业起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此外,智能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随着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智能感知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2024年,中国感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为2049.09亿元,同比增长15.00%。在未来,视觉和听觉感知的相互融合、触觉感知的商业落地以及五感综合应用,在下游领域包括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将得到广泛应用。而随着感知智能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张。
超快激光器
当前,中国超快激光器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4年,中国超快激光器行业市场规模为42.58亿元,同比增长5.92%。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端制造需求的不断提升,超快激光器作为关键加工工具,其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国内企业在超快激光器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不仅掌握了皮秒、飞秒级激光器的核心技术,还在高功率、窄脉宽、短波长等方向上不断突破。这些技术创新为超快激光器在精密加工、微纳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半导体激光加工设备
随着半导体终端应用的升级以及对芯片封装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超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在硅片制造、晶圆制造、先进封装和传统封装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显著增长。2024年,中国半导体激光加工设备市场规模为37.4亿元,同比增长19.11%。随着半导体终端应用的不断升级,对芯片封装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超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在硅片制造、晶圆制造、先进封装和传统封装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显著增长,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
白芍类保健食品
国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支持中药保健品发展,推动“中药+”战略加速白芍类保健食品创新。技术层面,超临界萃取、纳米微囊化技术提升芍药苷提取效率至98%,复方配伍研究(如白芍+胶原蛋白)拓展功能边界,技术驱动的新品占比已超40%。政策扶持与技术升级共同提升了产业链附加值。2024年,中国白芍类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为5.67亿元,同比增长8.00%。